亚洲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亚欧免费无码aⅴ在线|日韩久久久国产精品影院|亚洲一区色77综合影院|欧美成人经典三级在线观看|亚洲无码日韩高清中文字幕|无码人妻丰满熟妇五十路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一级

手機看中經(jīng)經(jīng)濟日報微信中經(jīng)網(wǎng)微信

戀愛必須男大女小? 67%受訪者能接受姐弟戀

2017年12月28日 07:38   來源:中國青年報   

  在我國傳統(tǒng)的婚姻家庭觀念中,戀愛中的人,男方的年齡一般要大于女方,但是當下也不乏姐弟戀的情況。你能接受姐弟戀嗎?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diào)查中心聯(lián)合問卷網(wǎng),對1996人進行的一項調(diào)查顯示,67.0%的受訪者能接受姐弟戀。不過,人們對姐弟戀的婚姻前景仍不無“保守”,比如有52.4%的受訪者認為姐弟戀中男性容易一直長不大,50.1%的受訪者認為姐弟戀在婚戀節(jié)奏上容易步調(diào)不一致。

  受訪者中,男性占47.4%,女性占52.6%。34.8%的受訪者談過姐弟戀,65.2%的受訪者沒談過。

  67.0%受訪者能接受姐弟戀

  在云南昆明某網(wǎng)站工作的徐嬌(化名)很排斥姐弟戀,“我有一位女同事,上學晚,周圍的男同學都比她小,所以她談過的幾段戀愛都是姐弟戀,最后和比自己小4歲的男生走入了婚姻,但是感覺她的生活很累”。

  本次調(diào)查顯示,25.0%的受訪者表示身邊有很多姐弟戀的情況,65.8%的受訪者表示這種情況不太多,9.3%的受訪者表示沒有。67.0%的受訪者表示能接受姐弟戀,18.3%的受訪者表示不能,14.7%的受訪者表示不好說。

  某婚戀網(wǎng)站情感顧問姚露說,傳統(tǒng)女性多是需要被保護的,她們會更傾向于尋找年齡比自己大一點的伴侶。但是隨著這幾十年來女性教育、經(jīng)濟、社會地位的提高,當代都市女性更加獨立,會覺得伴侶小幾歲也沒關系,姐弟戀的整體趨勢是上升的。

  姚露介紹,她在生活中接觸到的姐弟戀比較多,兩個人頻繁接觸后被對方的個性吸引,年齡差距漸漸會被淡化,但是在自己所在的相親平臺上,接觸到的姐弟戀相對較少,“因為如果紅娘介紹時,直接說男方小幾歲,可能沒那么容易被普遍接受”。

  在北京某事業(yè)單位工作的岳靜(化名)曾談過一段姐弟戀,“對方小我一歲,是家里介紹認識的,剛開始被對方積極陽光的性格吸引,很有好感。但時間一長,就感覺到很累�!痹漓o覺得,可能由于對方心智尚不成熟,很少能站在女生的角度考慮問題,“而且談到婚姻大事就逃避,最終以分手告終”。

  調(diào)查中,24.4%的受訪者認為姐弟戀會遇到很多困難,不容易長久;66.5%的受訪者認為合適就好,年齡不是問題;9.2%的受訪者不好說。

  52.4%受訪者認為姐弟戀中男性容易一直長不大

  姐弟戀會面臨哪些問題?調(diào)查中,52.4%的受訪者認為男性容易一直長不大,50.1%的受訪者認為姐弟戀在婚戀節(jié)奏上容易步調(diào)不一致,41.4%的受訪者指出姐弟戀的心智發(fā)育有差距,34.1%的受訪者認為周圍人不看好、不贊同會帶來壓力。

  “我們在她家聚餐時,感覺事無巨細都是她在張羅,她老公完全不幫忙,看起來也很依賴她�!毙鞁烧f,這位女同事的老公已經(jīng)換了七八份工作了,一直沒有穩(wěn)定下來,但這位女同事很包容他�!拔揖蜔o法接受這樣的戀愛、婚姻關系,女生太累了”。

  姚露指出,男性的心理成熟比同齡女性一般來得晚,在激情期和高吸引力階段之后如何維系感情,是姐弟戀的雙方特別需要考慮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女性更加包容,多一些情感關懷,更多地交換立場,甚至主導一些事情的發(fā)展。

  調(diào)查顯示,受訪者認為一段健康的戀愛關系重要的是互相欣賞(60.4%)和互相尊重(55.6%),其次是三觀一致(52.1%)和戀愛觀婚姻觀一致(44.7%),其他還有:年齡差距合適(22.1%)、門當戶對(19.6%)和學歷相當(15.3%)。

  “戀愛關系中,相互平等很重要。除此之外,愿意維系情感、尊重對方,多做有效的溝通也很重要�!币β墩f,“當下談婚論嫁的年輕男女中,獨生子女很多,大家都很有個性,普遍缺乏主動性和耐心。如果有矛盾不去解決,雙方都逃避,久而久之一段感情就結(jié)束了�!�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王品芝

(責任編輯:孫丹)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