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的話 新時代是奮斗者的時代。對奮斗者來說,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腳踏實地、苦干力行,一定能創(chuàng)造出彩人生、成就有益于時代和人民的事業(yè)。踔厲奮發(fā)新時代,篤行不怠向未來,正是千千萬萬普通人的拼搏奮斗,匯聚成了新時代昂揚奮進的洪流,鑄就了中國豪情萬丈的砥礪前行。
經(jīng)濟日報今起在“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主題報道中開設“我們的新時代”專欄,講述各行各業(yè)普通人不負偉大時代、勇于筑夢追夢的精彩故事,描繪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的美好景象,展現(xiàn)普通人在新時代新征程中奮發(fā)有為、拼搏前行的精神面貌。
“男怕進鋼,女怕進紡”。紡織女工的工作艱辛和勞苦不言而喻,劉冬卻為這份“苦差事”癡迷且自豪。
劉冬是石家莊常山北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恒盛紡織分公司的一名職工。入行20年,她埋頭苦干,勇于挑戰(zhàn)困難,為提高企業(yè)工作效率和產(chǎn)品質量不懈努力。她和同事們常年在30攝氏度左右的高溫環(huán)境中工作,每天在織機的轟鳴聲中手腳不停,一天最少要走兩萬步,累并快樂著。
好技術惟有苦練
3月14日,劉冬的脫產(chǎn)學習假期還沒結束,但是在恒盛紡織分公司的織造車間內,依然可以看到她穿梭在織機間的身影。
“劉冬是個閑不住的人!痹诳棛C的轟鳴聲中,車間副主任王蘭菊看著忙個不停的劉冬,會心一笑:“只要是能干的活兒,她不挑崗位,最近操作檢查工缺人,她的技術過硬,就頂上來了!
去年3月,作為全國紡織工業(yè)勞模的劉冬,被推薦去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勞模本科班學習。四年學制中,第一年是完全脫產(chǎn)學習。去年7月放暑假,回到石家莊的當天,劉冬就給王蘭菊打電話:“兩個月假期,我在家也沒啥事,哪個崗位缺人?我來幫忙吧!”
拿著脫產(chǎn)期的基本工資,劉冬像正常上班一樣,在車間干了一整個暑假的織布工;寒假期間,她又第一時間提出回車間幫忙。
在織造車間,每個紡織女工一般負責看管8至9臺織機?棽歼^程中,一旦遇到斷經(jīng)、斷緯,織機就會停車,必須迅速打結,才能重啟。劉冬憑借熟練的技巧,是小有名氣的“超產(chǎn)王”,她一個人能看16臺織機,人員緊缺時可以達到21臺,織出來的布質量也有保障。
好技術沒有捷徑可走,惟有苦練。2002年,劉冬從技校畢業(yè)后,進入當時的常山紡織棉四分公司,成為一名織機擋車工!耙婚_始,一分鐘只能打7個結。”劉冬至今仍記得自己在織機前手忙腳亂的樣子。當時熟練女工一分鐘能打24個結,40秒就能處理完斷經(jīng)故障。
好強的劉冬不怕挨罵,反復找?guī)煾赣懡,暗暗觀察工友的動作,發(fā)了狠地練習:打結頭別人接500次,她就接1000次;別人練3個小時,她就練6個小時……現(xiàn)在的劉冬一分鐘能打36個結。作為班組里負責技術指導的教檢工,她從沒放棄過練習。
困難面前不逃避
劉冬業(yè)務強,遇到急難險重的活兒,她上得最多。
劉冬常說,是困難幫助了她成長。有一年,公司接到一個布料訂單,這種成品布料對紡紗工藝要求幾近苛刻,線又細又脆,高頻度的斷頭讓開車效率特別低,許多人在苛刻的要求面前打起了“退堂鼓”,不敢接手這一生產(chǎn)任務。
公司調集精兵強將對這一訂單任務進行攻關,劉冬作為其中一員也參加進來。劉冬領到的任務是開車效率要提高50%,一般人看3臺織機,她要看5至8臺。
“這怎么可能!”大家都為劉冬捏了把汗。劉冬說,完成這次任務也成為她干織機擋車工以來最難的一段時間。從第一天攻關開始,整整兩個來月,她一直奮戰(zhàn)在織機前。觀察、琢磨、總結、創(chuàng)新,劉冬逐漸將效率提高10%、20%直到50%,最終圓滿完成了訂單任務;叵肫甬敃r的情形,劉冬仍顯興奮:“困難面前不要逃,戰(zhàn)勝它,一定會有所收獲。”
以老帶新共擔當
“光自己技術好有什么用?只有身邊姐妹的水平都提高了,班組業(yè)績才能顯出來!睘榻鉀Q人員緊缺的問題,公司開展了師徒結對活動,劉冬憑過硬、精熟的操作技術和工作經(jīng)驗帶起了徒弟。
“別人閑下來練10分鐘,劉師傅能練20分鐘。”作為劉冬帶出來的技術能手,女工蘇華卿明白劉冬的好技術從哪兒來:“在宿舍里,別人休息的時候,她閑著沒事還在練習打結!痹趧⒍闹笇,蘇華卿在去年也成為一名教檢工。
在公司開展的師徒結對活動中,劉冬像重視操作技術一樣重視帶徒傳技,把帶好徒弟也當作一種貢獻。她手把手指導徒弟們,反復講解動作要領,嗓子常啞到說不出話。針對操作水平參差不齊的問題,劉冬為徒弟們制訂了個性化的學習方案,分別幫教。在堅持不懈的努力下,她帶的20多名徒弟都順利出徒,獨立頂崗,成為輪班生產(chǎn)的新生力量。
2013年5月,公司在市區(qū)的幾個老廠整體搬遷到位于正定新區(qū)的常山紡織園區(qū),同時也加快了轉型升級步伐。劉冬家住石家莊市西二環(huán)外,騎車40多分鐘到班車點,再乘40多分鐘班車到工廠,上班將近兩個小時。
面對陡然增加的上班路程成本,劉冬沒有動搖,她說:“越是轉型升級的關鍵時刻,越需要更多青年去擔當!
路上雖然辛苦,但是劉冬在新廠區(qū)的干勁兒更足了。為了調動更多擋車工的工作積極性和生產(chǎn)熱情,提升織布機操作效率,2016年,在企業(yè)的支持下,劉冬牽頭成立了4人聯(lián)產(chǎn)承包小組,承包了60臺織機,將人均看臺數(shù)量由9臺提升至15臺,同時不斷摸索適應新型用工機制的操作法。幾個月的磨合期過后,劉冬帶領的聯(lián)產(chǎn)承包小組節(jié)約用工2至3人,生產(chǎn)效率和產(chǎn)品質量得到明顯提升,員工收入也由3500元增至4600元。
多年來,劉冬一直保持著車間次布最少、產(chǎn)量最高的生產(chǎn)紀錄。她也先后獲得河北省勞動模范、河北省五一勞動獎章、全國紡織工業(yè)勞動模范等榮譽,走出了一條平凡而精彩的奮斗之路。
“都說年輕就是資本,但只有奮斗,你的資本才有價值;只有拼搏,你的年輕才值得炫耀!眲⒍(jīng)常說的這句話,也激勵著年輕的工友們。(經(jīng)濟日報記者 陳發(f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