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河源7月18日電(記者 黃河)和平縣地處廣東省東北部,距河源市區(qū)97公里,總面積2310平方公里,戶籍總人口50.99萬。連續(xù)19年被評為“基層建設標兵中隊”的武警廣東總隊河源市支隊和平縣中隊就駐扎在這里,他們繼承了“鐵心向黨、赤心為民、驍勇善戰(zhàn)、百折不撓”的“東縱精神”,忠實履行職責使命,奮勇追逐強軍興軍的夢想,譜寫著對黨和人民的忠誠贊歌。
“紅色基因”代代傳 鐵心向黨鑄忠魂
和平中隊前身隸屬于1943年創(chuàng)立的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歷經20次編制體制調整,于1983年4月重新組建,是一支有著優(yōu)良“紅色基因”的部隊。多年來,中隊始終堅守東縱精神高地,鐵心向黨,在滴水滲灌中鑄牢忠誠之魂。
7月18日,網絡媒體國防行記者團參觀武警廣東總隊河源市支隊和平縣中隊。圖為營區(qū)院內介紹中隊歷史的展板。新華網記者 黃河攝
“無論面對怎樣的復雜環(huán)境考驗,中隊始終牢牢抓住高舉旗幟這個根本,堅持理論武裝勵志鑄魂!蔽渚瘡V東總隊河源支隊政委江中發(fā)向記者介紹說,一直以來,和平中隊廣泛開展寫隊史、唱隊歌、頌隊魂活動,為戰(zhàn)士們編印紅色故事集,定期邀請駐地百歲抗戰(zhàn)老兵為戰(zhàn)士講紅色故事,讓官兵在日積月累,耳濡目染中傳承紅色基因,爭當紅色傳人。
7月18日,網絡媒體國防行記者團參觀武警廣東總隊河源市支隊和平縣中隊。圖為中隊官兵日常使用的《手抄系列講話筆記本》。新華網記者 黃河攝
“理論學習是我們的一項重要功課。”一位戰(zhàn)士向記者展示了他的筆記本,上面用公正的楷體字寫著學習習主席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的心得體會。黨的十八大以來,和平中隊堅持把學習習主席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作為政治生活主題、思想教育主課,廣泛開展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活動,制作書本一體、抄學結合的《手抄系列講話筆記本》,舉辦“小講壇、小討論、小辨析”,使理論“平易近人”,成為官兵們的價值追求。
7月18日,網絡媒體國防行記者團參觀武警廣東總隊河源市支隊和平縣中隊。圖為中隊榮譽室中擺放著的部分錦旗。新華網記者 黃河攝
走進中隊榮譽室,墻壁上一面面錦旗、一塊塊獎牌,講述著護衛(wèi)隊官兵履行使命、忠于職守的動人事跡。和平中隊指導員藍錦佳告訴記者,每逢新兵補入,都把第一堂政治教育課安排在榮譽室;每到老兵退伍,都要開展“獎牌留名、活動留影、退伍留言”等精神接力活動。
1998年以來,中隊不僅連續(xù)19年被總隊表彰為“基層建設標兵中隊”,還屢次被中國人民解放軍武警部隊表彰為“基層建設先進中隊”、基層建設標兵中隊”、“先進基層黨組織”,先后榮立集體一等功1次,集體二等功6次,集體三等功12次。
艱苦奮斗拼作風 百折不撓煉硬功
一直以來,中隊主要擔負著和平縣看守所外圍武裝警戒、駐地處突反恐和搶險救援等任務。和平縣看守所所長劉飛中告訴記者,中隊官兵始終把哨位當戰(zhàn)場,不管任務多繁重,“每日執(zhí)勤交班,每周勤務研究,每月方案演練”雷打不動,建立了每5分鐘哨兵互控,每10分鐘匯報執(zhí)勤情況,每15分鐘檢驗哨兵情況處置,每半小時講評執(zhí)勤情況的管勤模式。
在一次哨樓安全檢查中,劉飛中驚奇的發(fā)現,1號哨哨臺上放了3個紅辣椒和1個大頭針。哨兵告訴劉飛中,犯困了,就咬一口紅辣椒或者用大頭針扎一下。“我要確保我這班哨的絕對安全,不能讓‘執(zhí)勤安全無事故’的招牌砸在我手里!
就是靠著這種“忘記成績,從零開始”的憂患意識和責任意識,中隊連續(xù)34年實現執(zhí)勤目標絕對安全,多次被總隊評為“執(zhí)勤標兵中隊”。先后處置在押犯企圖脫逃,不法分子向監(jiān)內傳遞信息、投擲毒品,吸毒人員沖闖營區(qū)等危安事件17起。
7月18日,網絡媒體國防行記者團參觀武警廣東總隊河源市支隊和平縣中隊。和平中隊的戰(zhàn)士陳濤向記者展示在訓練中磨破的褲子。新華網記者 黃河攝
“執(zhí)勤是我們的主業(yè),一年365天,一天24小時,我們要做到‘無一秒無哨’”。剛剛入伍不到1年的戰(zhàn)士陳濤告訴記者,為了提高戰(zhàn)斗力,中隊每天要訓練好幾個小時,有的戰(zhàn)士,平均幾天就要磨破一條褲子。
如此千錘百煉,鍛造了和平中隊的鋼筋鐵骨。近年來,中隊在參加上級考核比武中,先后32次摘金奪銀,80多名官兵被表彰為“執(zhí)勤能手”、“訓練標兵”,1人創(chuàng)造總隊狙擊手射擊記錄,2人被評為總部“標兵(優(yōu)秀)教練員”,中隊軍事訓練連續(xù)19年總評優(yōu)秀。
赤心為民勇作為 驍勇善戰(zhàn)行使命
2012年2月,中隊官兵正在進行無償獻血。新華網發(fā)(和平中隊供圖)
愛民助民,中隊是主力軍。清理縣城河道、看望慰問敬老院,深入學校開展軍訓和國防教育宣傳已成常態(tài)。近年來,中隊官兵義務植樹6000余棵,無償獻血10萬余毫升,資助特困學生20多名。
2008年2月,受冰凍災害影響,和平縣電網遭不同程度損壞,為加快搶修電路,和平中隊官兵用自己雙手將近10噸重的導線抬到近千米高的上陵羊角石峰地段。新華網發(fā)(和平中隊供圖)
搶險救援,中隊是先鋒隊。2005年6月,駐地受到百年不遇的洪水侵襲,中隊緊急出動、轉戰(zhàn)連場,成功解救被困群眾126人;2008年初,上陵鎮(zhèn)電網因遭遇雨雪冰凍災害而大面積受損。中隊官兵用肩扛、用手拉,一天內將50多噸重的設備運到海拔前余米的山頂,提前半個月恢復了電力供應……
“視駐地為故鄉(xiāng),把人民當父母”,中隊官兵喊在口頭,記在心頭,時刻落在行動中。“把中隊當長城,視官兵如親人”,這是縣委縣政府和駐地人民群眾對中隊的最高褒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