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作曲家可以與貝多芬競爭最受歡迎的交響曲作者的位置?莫扎特、勃拉姆斯,還是柴可夫斯基?
答案是古斯塔夫·馬勒。世界上許多交響樂團的演出數(shù)據(jù)表明,當代聽眾對馬勒交響曲的熱愛完全不亞于對貝多芬的青睞。
今年是奧地利作曲家、指揮家古斯塔夫·馬勒160周年誕辰。他在音樂中,表達了自己對愛與生命的思考。
交響曲就像世界,應當包含一切
馬勒曾是歐洲最重要的指揮家之一。他所處的時代正值奧匈帝國最后的輝煌時期,如果說維也納是音樂之城的象征,那么由馬勒坐鎮(zhèn)的宮廷歌劇院就是維也納的象征。
令指揮家馬勒耿耿于懷的是,他創(chuàng)作的音樂作品在他生前并沒有獲得聽眾普遍的接受!拔业臅r代終將到來”,他留下的這句話,后來被許多人引用。
如果當年有人告訴馬勒,一百年后,他的交響曲受歡迎的程度會直追貝多芬,恐怕作曲家本人也難以相信。馬勒的交響曲在當時難以推廣,除了音樂形象之外,演奏難度也很關鍵。19世紀末20世紀初,交響樂隊的演奏水平大多無法勝任他的作品,要將其演繹得精彩就更不容易了。
馬勒曾向作曲家西貝柳斯談起自己對交響曲的創(chuàng)作觀念,他認為:“交響曲就像世界一樣,應當包含一切。”在馬勒之前,古典風的邏輯在舒伯特身后,已由高峰走到盡頭。熱愛幻想的舒曼寫交響曲寫得很辛苦。革命性的李斯特則將傳統(tǒng)形式解體再造,交響詩由此出現(xiàn)。馬勒則不傾向于單樂章的構思,對于其“包含一切”的目標而言,多個樂章的交響曲似乎都顯得太小了。
馬勒將太多的東西寫入他的交響曲中:獨唱、重唱與合唱的人聲形象;五光十色的管弦樂效果;種種戲劇性的構思。有時,他還直接展現(xiàn)自己關于生命和死亡、天堂與人間的思考,并由人聲進行表現(xiàn)。如此豐富的內涵綜合到一起,引發(fā)了一些聽眾的“癡狂”,某些極端的情況甚至被稱為“馬勒癥候群”。
著名指揮家海廷克曾收到一位女樂迷的信。信中說,她聽海廷克指揮馬勒的交響曲時,幾乎從頭至尾都在慟哭。指揮家卻表示,他讀完信之后最直接的想法是:你該去看心理醫(yī)生了。指揮家認為,馬勒的音樂雖飽含激情,帶來前所未有的感官沖擊,但其每一部作品都有縝密的設計,意在呈現(xiàn)深刻的情感體驗,絕非引導聽者情緒失控。
將“最大”與“最小”實現(xiàn)驚人的綜合
馬勒的創(chuàng)作重心集中于“最大”和“最小”兩種體裁,前者是指交響曲,后者就是藝術歌曲。交響曲是器樂創(chuàng)作集大成式的表現(xiàn),而藝術歌曲則是最為細膩、內在的表現(xiàn)形式。馬勒驚人地實現(xiàn)了二者的綜合。
藝術歌曲原本是以人聲搭配鋼琴為主流,他則全面奠定了人聲與樂隊配合的完美典范。在他之前,沒有一位交響曲大師如此充分地把歌曲的構思寫入交響曲中。
馬勒的第一個交響曲創(chuàng)作階段(“第一”至“第四”號交響曲),也被稱為“歌曲交響曲時期”。古典交響曲要求主題相對簡潔,主題的發(fā)展有點類似于種子的生長。而歌曲的旋律往往比較長,并不適宜在交響曲中“生長”。馬勒卻將他《旅人之歌》中的著名旋律放在《第一交響曲》非常核心的位置,如此在交響曲中縱情歌唱,是維也納樂派的傳統(tǒng)中沒有的。
貝多芬在《第九交響曲》的末樂章中采用了合唱,開了在交響曲創(chuàng)作中融入聲樂的先河,然而這一樂章的結構仍是傳統(tǒng)的。馬勒的《第二交響曲》“復活”的末樂章盡管也采用了合唱,但他幾乎完全脫離了傳統(tǒng)構思,非常執(zhí)著地想要描繪生命雖難免一死,死后卻依然能盼望復活的主題。
《第三交響曲》的演奏時間是所有經(jīng)典交響曲文獻中最長的,差不多有100分鐘。馬勒為不同樂章賦予了標題內容,如“花兒向我說”“夜晚向我說”等,也豐富地運用了獨唱與童聲合唱等。對比前作,馬勒的思考顯然更為深化。通常,大型交響曲會以快板結束,作曲家卻將《第三交響曲》的末樂章標記為“緩慢平靜而充滿感情”。音樂的形象漸漸發(fā)展為高聳入云般的宏偉,堪稱晚期浪漫派的豐碑樂章。
在《大地之歌》中,尋找精神土壤
在“第五”和“第六”兩部交響曲中,馬勒完全放棄了聲樂。更重要的是,他仿佛不再追求打破傳統(tǒng),而是深深地求諸傳統(tǒng)的結構,希望從中獲得更強健的筋骨,以承載他要表達的世界。
《第五交響曲》采用5個樂章的形式,并以第三樂章為中心,幾乎有點刻意地構成了前后樂章“兩兩平衡”的設計。第四樂章是單純由弦樂和豎琴演奏的小柔板,據(jù)說是作曲家獻給后來的妻子阿爾瑪?shù)囊魳非闀?/p>
在《第六交響曲》中,馬勒寫下了悲劇性的預言。他將終曲形容為:一位英雄受到三次打擊,最終像一棵橡樹一樣倒下了。該作完成之后,三次打擊真實地降臨在馬勒身上:由于維也納“排猶”的氛圍,他先是失去了宮廷歌劇院的職位,年幼的女兒又因病夭折,此后他被診斷出嚴重的心臟病,無法繼續(xù)高強度的工作。
馬勒以中國古詩的譯文作為文本創(chuàng)作的《大地之歌》是很多人熟悉的名作。這部作品仿佛將樂隊歌曲的概念擴充到極限。它究竟是一部交響曲,還是最大規(guī)模的歌曲,在研究馬勒的許多專著里,不時地會探討這個問題,我們也可以在自己的聆聽體驗中尋找答案。
關鍵在于,相對在先前的交響曲中反復穿梭于死亡、復活、天堂、人間的手筆,馬勒在這一作品中尋覓一種新的精神土壤,一個讓人隱遁世外之處。在該作的最后樂章《告別》中,他似乎是找到了。
永遠徘徊,不與自己和解
《第九交響曲》是真正的告別,也堪稱馬勒交響曲創(chuàng)作的至高成就。該作的第一樂章極長,又無比扣人心弦。奇妙的是,其主要的旋律形象幾乎僅僅完整出現(xiàn)過一次,之后就裂解為片段,在多聲部的復調中此呼彼應。幾乎沒有一部作品像馬勒“第九”那樣,如此堅定地站在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分界之上,又引發(fā)聽者強烈、真摯的共鳴。馬勒將很多民間舞曲做了丑化運用,以代表他眼中的世相,可在作品的末樂章,他對即將告別的世界終有無盡的愛與留戀。登峰造極的樂隊復調寫作技巧,既無處不在,又全然在這樣的情感表現(xiàn)中隱身,技巧的痕跡被完全抹去了。
馬勒生前留下了一部未完成的《第十交響曲》,后來庫克依照作曲家的遺稿補全了此曲。這是馬勒筆下最痛苦的音樂,他并沒有與自己、與世界和解,而是徘徊在天堂與地獄、超脫與大苦之間。許多大藝術家,或許都不會選擇和解,貝多芬走向偉大之巔的勝利,莫扎特以近乎絕對的完美傲視人間,馬勒則永遠徘徊,如果他能再多活些年,也勢必會繼續(xù)徘徊下去吧。
無論是對于作品結構的反思,還是樂隊效果的駕馭,馬勒所取得的成就在他的時代,都是如此超群。然而這一切,僅僅是表現(xiàn)的手段。他的音樂如同紛繁世界的投影,他對愛與生命的思考,就像是世界的靈魂。哪怕,有時他得到的答案并不美,他也會用一個崇高的藝術境界來表現(xiàn)它。而當作曲家想要逃離時,他的音樂也會讓你相信,他要前往一個值得去的地方。
延伸閱讀
如果你是第一次聆聽馬勒
對于初次聆聽馬勒的聽眾,不妨從聲樂套曲《旅人之歌》《第一交響曲》和《第六交響曲》開始。接著再聽《呂克特歌曲》《第二交響曲》和《第九交響曲》。再深一個層次,可以聽《第四交響曲》《第五交響曲》和《大地之歌》。當然,一旦發(fā)現(xiàn)自己喜愛上馬勒的音樂,那就把各種作品都找來聽吧,沒有必然的先后次序。
全世界各大交響樂團都錄制過馬勒的作品,以下這些版本尤為推薦:
《第一交響曲》,瓦爾特指揮哥倫比亞交響樂團;
《第二交響曲》,克列姆佩勒指揮愛樂樂團與合唱團;
《第三交響曲》,海廷克指揮芝加哥交響樂團與合唱團,及芝加哥童聲合唱團;
《第六交響曲》,巴比羅利指揮新愛樂樂團;
《第九交響曲》,阿巴多指揮柏林愛樂樂團;
《大地之歌》,庫貝利克指揮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